| 一、宗旨与目标  宗旨:普及人工智能与信息学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计算思维与智能科学的兴趣,培养计算思维,发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潜质的人工智能拔尖后备人才。   目标: 1.普及层面:通过第一赛段比赛,引导海淀区内中小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内容与方向,引导更多学生关注和了解人工智能科学,形成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意识。 
 2.激发层面:通过第二赛段比赛,激发学生对数学与编程融合的兴趣,提升逻辑推理和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数学和编程都是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根基,通过本赛段的比赛,引导和激发学生深入钻研人工智能技术的学科志趣。   3.拔尖层面:通过第三赛段比赛,聚焦核心算法与编程上机实践,为愿意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和具备信息学竞赛潜质的学生提供交流和进一步钻研的平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 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三、赛段设计与晋级规则  大赛采用“金字塔式” 三级晋级机制,确保选拔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晋级规则详解:    1. 第一赛段➡第二赛段: 全区所有学校都有资格推荐,分为入门组(只能小学生参加)和普及组(只能中学生参加)。晋级名额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名额,只要第一赛段报名的学校都有资格推荐 3 名学生(需要达到第一轮笔试的基准分数线)参加第二赛段的比赛。   第二部分是奖励名额,自2026年起,上一年度成绩优秀的学校可以推荐学生参加第二轮比赛,具体人数等于本学校上一年度第三赛段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人数。   第三部分是根据第一赛段笔试成绩,划定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学生晋级第二轮比赛,具体人数根据考场安排和前两部分的名额动态调整。    2. 第二赛段➡第三赛段:根据第二赛段成绩,选拔排名前 30% 的选手进入最终的第三赛段。    3. 备注:各赛段情况由竞赛组委会最终确定     四、各赛段详细实施方案 第一赛段:智能未来创新赛(普及赛)  定位:科学普及,自愿参与。    目标:考察学生对人工智能和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应用场景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点燃科学梦想。   形式:线下笔试    时长:60分钟    地点:各参赛学校    内容与题型: 选择题:(约占 80% ) 计算机基础知识人工智能初探(AI 定义、应用场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 逻辑思维(简单的逻辑推理、数列、图形规律) 信息社会责任(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AI 伦理初识)  简答题/场景题: (约占 20%) 全区统一阅卷,公示成绩,按规则确定晋级名单。    第二赛段:计算思维挑战赛(选拔赛)  定位:兴趣激发,能力选拔。 目标:考察学生将数学逻辑与编程思想相结合的能力,重点在于“计算思维”而非“编码”。 形式:线下笔试    时长:120 分钟    地点:指定考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内容与题型:  题型:选择题大约 60% 和填空题大约 40%。 内容范围: 数学逻辑:集合、函数、简单的排列组合、逻辑命题。  初等算法:枚举、模拟、递归思想、简单的贪心策略。  数据结构概念:数组、字符串、队列、栈的基本操作与特性。 伪代码分析:提供一段伪代码,让学生分析其功能、计算输出结果或时间复杂度。   统一阅卷,公示成绩,按规则确定晋级名单。    第三赛段:算法实践精英赛(决赛)  定位:算法思维,编程实践。    目标:考察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运用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解决复杂问题的编程实现能力。    形式:线下集中上机编程   时长:120分钟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计算机机房    内容与题型: 题型:4-6 道编程题目,难度梯度上升。  编程语言:C++  核心知识范围:分入门组,普及组和提高组,入门组主要考查基础语法和基础算法,排序与查找(快速排序、二分查找、贪心、递推等),普及组还涉及数据结构中链表、树(二叉树)、图的基本表示与遍历等知识,以及动态规划(基础线性 DP、背包问题),图论算法(深度优先搜索 DFS、广度优先搜索 BFS、最短路径)、贪心算法、字符串处理(匹配、哈希)等。统一阅卷,公示成绩,按规则确定获奖情况。    评测方式:参考全国信息学联赛的评测。     五、奖项设置  个人奖项: 第三赛段(决赛奖):设区级一等奖10%、二等奖 15%,三等奖25%,颁发证书。   第二赛段(挑战赛奖):参加第二赛段且有成绩的选手都可以颁发区级“优秀奖”,颁发证书。    团体与组织奖项:  优秀学校组织奖:根据各校参赛总人数、组织情况及学生最终获奖成绩综合评定。    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给指导学生参与比赛的教师。   菁英领航奖:颁发给指导学生在第三赛段获得一等奖的教师。     六、赛程时间线  10月30日召开领队会启动报名工作: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  11月8日:举办第一赛段:智能未来创新赛。  11月17日:公布第一赛段成绩及晋级名单。  11月22日:举办第二赛段:计算思维挑战赛。  12月1日:公布第二赛段成绩及晋级决赛名单。  12月6日:举办第三赛段:算法实践精英赛。      七、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由活动组织部门、信息学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竞赛组委会,负责全程指导与监督。   2. 技术保障:确保各赛段,尤其是机试赛段的系统稳定、网络通畅、评测公平。   3. 公平公正:所有测试内容严格保密,评审标准统一,晋级结果透明公开,接受监督   4. 人才培养闭环:对最终脱颖而出的菁英选手,可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交流,或纳入区级“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库”,进行长期跟踪与培养。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从普及到拔尖的完整认定与培养的路径,相信能有效助力海淀区“码力少年”的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储备未来的领军力量。   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2025年10月27日 |